加强教育培训在全社会普及生命救护基本常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趋严重,以危险重症形式表现而危及生命;二是伴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增多,包括交通事故在内的意外伤害呈上升趋势;三是各种天灾人祸,如地震、火灾、水灾、电梯事故等也接连不断发生。因此,人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危重急症,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伤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如何有效地进行救护,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是处在第一现场的每一个市民的重要使命。
众所周知,在医院之外的发病现场,十分钟内是抢救危重患者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为急救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就能挽救生命,反之,使患者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则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由此可见,事故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否有急救常识、急救能力,对患者能否有更多的生还机会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急救普及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经济文化和文明程度越发达,人们施行急救的普及率越高。据资料介绍,在发达国家急救能力的培训非常普及。如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为其人口的45%,而德国更是高达80%,美国是40%、英国是30%、日本是25%。而我国,据红十字会统计,截止2010年初,全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仅有1000万人,尚不足全国人口的1%。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在全社会普及生命救护基本常识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工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爱护,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1、政府要高度重视。建议政府要把开展社会生命救护常识的普及教育培训列入科普工作计划,把提高群众性自救互救能力作为科普知识进行推广。科委部门要制定教育培训的具体方案,教育部门要把急救常识编入教材,卫生部门要提供师资力量,新闻媒体要负责宣传推广,财政部门要安排资金支持。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全社会生命救护常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
2、媒体要充分宣传。要充分运用媒体和各种舆论工具,展开广泛的生命救护常识的普及宣传。可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微信、短信定期传授群众性自救互救常识、专题讲座和公益广告,使加强在全社会普及生命救护基本常识的教育培训深入人心。
3、培训要扎实有效。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使受训人员取得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首先要提高那些处于或最先到达出事现场的行业一线人员的急救基础常识和技能,比如:警察、保安、司机、司售人员、服务员、导游等。
4、管理要规范到位。教育培训既要注重“量”,注重广泛性、群众性,更要注重“质”,注重适用、管用、能用。要防止急救普及教育培训一拥而上,“大呼隆、走过场”,敷衍了事。要确保急救普及教育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使受训人员掌握正确的基本急救常识,培训出合格的“救护员”,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学时、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教具、统一考核、统一颁证,从而使普及生命救护基本常识教育培训规范到位。
新闻来自:http://www.yctravel.cn/news/
新闻来自:http://www.yctravel.cn/news/
上一篇:单纯胸外按压对心肺复苏的认知
下一篇:突发心脏该疾患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