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技能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运输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引发了国民体质的逐年下降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上升速度越来越快,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一旦我们遇到周围有人发生紧急情况时,最重要的抢救时间是在事发五分钟内,一旦脑缺氧超过五分钟,脑细胞损伤就难以恢复,超过8分钟,就会脑死亡,此时能够起帮助作用的只有身边的人,目前最常见的现象是家人或旁观者盲目地等待医生,或将病人送往医院,而不是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等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往往已经超过8分钟,错过了抢救的最好时机。据统计,在重视急救技能培训的美国,猝死患者的生存率达28.7%,而我国,猝死患者抢救存活率仅为1%左右,对受伤者采取有效、及时地现场急救是避免再损伤及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如果大家都能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在第一时刻出手相救,哪怕徒手为病人进行简单的心肺复苏,不少悲剧就可以避免,而且,徒手心肺复苏术是唯一且最有效的急救技术,它操作简单,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便可实施,但是,这些急救技术目前普及率很低,掌握率更低。为此,提出了关于全民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技能的建议:
1、通过学校教育,普及与培训中小学生急救知识。
医院专职人员或专门培训机构进入中小学,进行规范化的急救知识的普及以及培训,可利用多媒体授课、观看视频录像方法,讲解和演示急救操作步骤及流程、采用模拟假人现场操作等方式直观进行演示,中小学生可现场练习,医护人员在旁指导,及时纠正不当操作方法及偏差。除此之外,可举办各级急救知识培训班,培训中小学老师,再由他们开展日常普及及培训,培训中小学生,以此方法由点带面,使中小学生逐渐形成“我会救人,别人也会救我”的意识,每位学生必须每学期进行一次培训。
2、专门培训机构的专家进入单位、社区。利用视频录像与模型现场练习的方式进行全民培训,最好每人每2年接受一次相关培训。
3、扩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普及与培训。除进学校、单位、社区进行现场普及与培训外,还可利用现代媒体,如互联网、远程教育、电视、广播、报纸多种形式向全民普及急救知识。
防患于未然,保护自己,帮助别人,让现场救护走出医院,让每一个老百姓懂得急救、参与急救,用我们的双手共筑生命的长城。
相关产品 | ||||||||||||||||||||||||||||||||||||||||||||||||||||||||||||||||||||||||||||||||
|
上一篇:心肺复苏模拟人操作注意事项
下一篇:心肺复苏5条有效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