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程经理
电 话:021-67720535
手 机:18918019786
传 真:021-67720335
地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笋南路191号070室
  关于推广普及心肺复苏(CPR)的建议>>您当前位置:上海宸博 > 新闻动态 >

关于推广普及心肺复苏(CPR)的建议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或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的急救技术。在社会公众中广泛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强化现场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对全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着重大意义。
    2014年2月17日,中国深圳某地铁口,35岁的IBM深圳管理人员梁娅在晕倒之后猝死,然而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的50分钟内,无人进行救助,救护车到达现场患者已经死亡。而3天后,在美国迈哈密的一条高速公路上,非医务人员出身的Pemela用7年前学的CPR知识,挽救了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
    一样的生命,为何会有两种命运?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呼吸心跳骤停的前8分钟,每延迟1分钟开始急救,患者的生存率就下降10%。院内的CPR很多时候只是终末期抢救的一部分,因为患者多有重大基础疾病并到了终末期。院外的CPR成功率则远高于院内。有调查指出70%一80%心脏呼吸骤停都发生在行车途中、公共场所或家庭,因此第一时间的心肺复苏是无可替代的急救术。1966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倡对公众普及心肺复苏初步救生术。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如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能够迅速、正确地施以基本的抢救将大大减少院前死亡率,改善预后。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000万人接受过此项培训,即每4个人中有1人接受过心肺复苏初步救生术,而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急救技术掌握情况很不乐观,院前急救知识的普及率相当低下。因此,公众如能接受CPR急救知识培训,很大程度上能把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关资料显示,担心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感染传染病和出于对自己知识掌握不够、操作技能不准确的担心是实施CPR等急救技能,特别是对陌生人实施CPR的两个最大障碍因素。消除公众对这两方面的顾虑可以大幅提高他们实施CPR的意愿,因此除了在培训时讲述常见传染病的相关常识外,还应增加面罩与人工呼吸薄膜使用的培训内容,并在相关场所摆放该类物品,以消除目击者在口对口呼吸时对这方面的顾虑。此外社会上“办好事却要背黑锅”的现象严重影响着部分公众实施急救技能的意愿。这一点国外很少有报道,可能与不同国家公众道德与法制观念的不同有关。在发达国家,基本都有保护救治者的相关法律,如美国有称为“好心人的法律”(Good Samaritan Statutes),急救过程中好心造成的伤害可免于承担责任,而国内目前还没有类似的相关法律。这可能也是我国公众实际施救率极低的原因之一。
    以国家卫计委为主体,推广普及CPR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公众实施CRP急救技能的自信;增加面罩与隔离薄膜的培训内容与物品提供,以消除实施CPR时怕脏与得传染病的顾虑;尽快起草类似美国“Good Samaritan Statutes”的法律法规,呈报有关部门,加快立法。明确规定救护者只要出于善意、得当的救治就可免除因救治行为给病方带来的各种伤害责任,为施救者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以消除“做好事没好报”的顾虑;鼓励社会公众对心跳骤停者实施CPR,以提高当前极低的目击者施救率,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新闻来自:http://www.chenbokj.com




上一篇:现场心肺复苏有何重要意义?心肺复苏模拟人
下一篇:心肺复苏有个“黄金八分钟” 这八分钟里我们该怎么做?